刘伯温临死前留下遗言:刘家五代以后,定能出一奇才!句句应验
来源:天神院俊江网
时间:2025-02-26 02:23:02
原标题:刘伯温临死前留下遗言 :刘家五代以后
,刘伯留下刘定能出一奇才!温临句句应验 中国历史上历经数百位帝王,死前明朝的遗言验开国皇帝朱元璋略显特殊,他是代后定名副其实的“草根皇帝”
,白手起家建立起大明王朝。出奇才句元朝末年天下大乱,刘伯留下刘正所谓乱世出英雄,温临在此期间无数能臣武将不断涌现而出 ,死前朱元璋贫苦出身,遗言验最终能够夺得天下,代后定离不开身边的出奇才句能人相助 。与汉高祖刘邦相似
,刘伯留下刘朱元璋的温临身边有许多有才能的人 ,如神机妙算的死前刘伯温
。 刘基,字伯温,也称刘青田
,他天资聪明并且非常好学
,所以聪慧过人,12岁时便考中秀才,时人皆称其为“神童” 。在14岁那年,刘伯温从师学习春秋,对于同龄人而言,儒家经典书籍都是晦涩难懂,可刘伯温却不同 ,他不仅能够默读两遍就能背诵,还能根据文义言前人所未言,老师大为惊讶,暗中称道
:“真乃奇才
,将来定不是平常之辈
!”刘伯温博览群书
,对天文地理、兵法数学都十分精通 。 至正二十年(1360年) ,刘伯温被朱元璋请至应天,并委任他为谋臣,最终帮助朱元璋平定天下,并建立起大明朝。朱元璋经常称刘伯温
:“吾之子房也 。”在民间也流传着一句话“三分天下诸葛亮 ,一统江山刘伯温;前朝军师诸葛亮,后朝军师刘伯温”。 时势造英雄,帷幄奇谋,功冠有明一代!刘伯温在民间的形象甚至是神人、先知 、预言家,并有“前知五百年、后知五百年”的说法 。在乱世斗争中,朱元璋能够请到刘伯温相助
,天下便唾手可得
。刘伯温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灭陈友谅
、张士诚等势力,后以“大明”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的民心
。朱元璋能够开创伟业,刘伯温功不可没,可他最终的结局却不怎么好。 作为谋臣而言,刘伯温深知与帝王不可同富贵
,更何况朱元璋是“草根皇帝”,若长此以往 ,祸患必定降临。1370年,明太祖朱元璋授刘伯温为弘文馆学士,后来大封功臣时
,又授刘伯温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 、资善大夫 、上护军,封诚意伯。可没过多久,刘伯温便主动请辞回乡 ,朱元璋最终也准许了。 刘伯温在朝为官期间
,朝中有胡惟庸作乱,并处处遭到他的陷害,还让朱元璋十分猜忌 。刘伯温也是郁郁而终。洪武八年(1375年) ,刘伯温感染风寒
,朱元璋便让胡惟庸带御医前往探望 ,御医开了药方,刘伯温吃后十分痛苦,或有人从中作祟 。没过几天,刘伯温自知时日无多,便叫来自己的两个儿子交代后事 。他对刘琏说
: “我死后你要立刻将这本书(天文书)呈现给皇上
,一点都不耽误,从此以后不要让我们刘家的子孙学习这门学问。” 说罢 ,刘伯温又对次子刘璟说: “本来我想写一篇详细的遗表,向皇上贡献我最后的心意与所学
,但胡惟庸还在
,写了也是枉然。等胡惟庸败了 ,皇上必定会想起我
,便可告知我临终的遗言。”为了安抚家人,刘伯温还说: “我死后,刘家不会沉寂,我已预测,刘家五代以后 ,定能出一奇才
!”最终,刘伯温病逝于故里,享年65岁。 弘治年间,明孝宗朱佑樘开创“弘治中兴”的治世局面
,他回想起刘伯温为大明王朝立下的汗马功劳 ,并感念刘伯温晚年的悲惨遭遇 ,于是让人请回刘伯温的后人 。当时刘伯温的后代(五世孙)正遭小人陷害而入狱
,明孝宗得知此人是一“奇才”,于是赶紧下旨赦免其罪行
,并且授予高位厚禄 ,为朝廷所用
,只不过名气并不大。刘伯温的子孙后代大都才学过人,当年的预言也句句得到应证。 可惜一代能臣,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 ,实在是可惜
,幸运的是
,刘伯温的后代过得都还算不错。 参考资料:《一代谋臣刘伯温逝世 ,古代官场的另类》
、《明史·刘基传》
、《明史纪事本末》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: